先说结论:
- 普通用户,供日常使用的,选gpt3.5-16k模型。
- 中级玩家,需要生产较为精准内容的,选gpt4.0-8k模型
- 专业玩家,需要处理大量文本长度的内容,选gpt4.0-128k模型。
日常使用建议选择16k的gpt3.5模型。虽然是3.5版本,但16k的上下文足够支持日常的使用,关键是这个模型的使用成本是最低的。gpt3.5-16k模型的综合性价比较高,建议初级用户选择这个模型。
8k上下文大小的gpt4.0,此模型的推理能力比gpt3.5要更强,但缺点是8k的上下文窗口较小。
128k上下文大小的gpt4.0模型,更适合处理长文本理解和生产,比如写长篇论文、降低AI识别率等。此模型对处理上下文长度有要求的任务时选择。128k推理窗口是真实的可以被完全理解的内容输入窗口。市场上某些号称200k、500k大小的上下文在喂给模型计算前都是被稀疏过的,模型实际能理解的真实内容是远远小于128k的。

GPT4模型和GPT3.5模型区别
GPT4和GPT3.5都是由OpenAI开发的大规模自然语言生成(NLG)模型,它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文本输入生成相关的文本输出。它们都属于预训练语言模型(PLM),即在大量无标注文本上进行无监督学习,然后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或零样本学习。
那么,GPT4和GPT3.5有什么区别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模型规模
GPT4和GPT3.5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的规模。GPT4预计将拥有超过100万亿个参数(1e+15),而GPT3只有1750亿个参数(1.75e+11)。这意味着GPT4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,生成更长、更复杂、更连贯、更准确、更多样化和更有创造力的文本。
由于模型规模的提升,GPT4也展现出了比GPT3.5更强大的能力。例如,在各种专业和学术考试中,如SAT、LSAT、GRE等,GPT4都表现出了与人类水平相当或超越的性能;而在日常对话中,也能够与人类进行流畅、自然、合理、有趣且富有逻辑性的交流。
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,GPT4是一个多模态(multimodal)模型,即它可以接受图像和文本作为输入,并输出文本;而GPT3.5只能接受文本作为输入,并输出文本。这使得GPT4可以处理更复杂且具有视觉信息的任务,如图像描述、图像问答、图像到文本等。
最后一个区别是,由于数据量和计算资源的限制,目前没有公开发布完整版的GPT4或者其训练代码;而OpenAI已经公开了部分版本(如Davinci)以及其API接口供用户使用或测试。